400-863-8520

TEL    025-57671761

图片展示

核盘菌转录因子 SsMCM1 原核表达与亚细胞定位

作者:南京瑞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0-04-02 11:00:00

中文标题:核盘菌转录因子 SsMCM1 原核表达与亚细胞定位

文章作者:王雪亮 刘言志 吕兴明

发表单位: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

发表期刊:植物病理学报


文献点击下载


研究内容:

  核盘菌是一类寄主范围广泛的植物病原真菌。MADS-box家族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生物中,该家族转录因子VdMcm1在轮枝菌中与微菌核形成、致病性有关,转录因子Bcmads1在灰葡萄菌中对菌核形成及致病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转录因子FgMcm1在镰刀菌中与菌丝生长有关,转录因子MoMcm1在稻瘟菌中也与致病性有关。与核盘菌菌丝生长、菌核形成、致病力调控、子实体形成等相关的其他基因也有发现,如Forkhead-box基因家族、bZIP转录因子Ss-Adal等。在作用机制上发现MADS-box家族基因与交配型蛋白、细胞周质酶、黑色素形成、细胞生长调节、纤维素合成等方面有关。然而MADS-box家族基因在核盘菌生命活动中的调节机理是什么,与发现的Forkhead-box基因家族、bZIP转录因子Ss-Adal等之间是否有联系,调控网络是否有交集,具体如何调控等问题对研究核盘菌的生长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,对该类菌物的防治也有重要的价值。现今亚细胞定位的主要方法有生物信息学预测定位、融合报告基因定位法、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法、蛋白质组学技术、共分离标记酶辅助定位等。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生物信息学分析、Pull-down技术、酵母双杂交技术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、Co-IP免疫共沉淀、串联亲和层析、凝胶阻滞电泳等技术。本研究纯化得到的SsMCM1蛋白、制备的抗血清、荧光亚细胞定位重组子,可作为Pull-down技术、Co-IP免疫共沉淀、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实验材料,从而进一步探索SsMCM1蛋白互作网络,解析该转录因子的作用机理。

研究结果:

荧光亚细胞定位  

结论:

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,提取核盘菌不同组分蛋白并利用抗血清特异性结合使用Westernblot检测,利用农杆菌侵染烟草进行瞬时表达完成亚细胞定位分析3种手段完成了SsMCM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,确定了转录因子SsMCM1定位于细胞核。大多数蛋白自身不能够独立发挥其职能,须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,才能在生物体中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。基于这些互作关系,以及所有互作蛋白的作用机制,研究蛋白质组中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,才能真正意义上阐明一个蛋白质的功能。

核盘菌转录因子 SsMCM1 原核表达与亚细胞定位
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生物信息学分析、Pull-down技术、酵母双杂交技术、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、Co-IP免疫共沉淀、串联亲和层析、凝胶阻滞电泳等技术。本研究纯化得到的SsMCM1蛋白、制备的抗血清、荧光亚细胞定位重组子,可作为Pull-down技术、Co-IP免疫共沉淀、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实验材料,从而进一步探索SsMCM1蛋白互作网络,解析该转录因子的作用机理。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0

         

图片展示

电话:400-863-8520;025-5767-1761

邮箱:market@bestofbest.top

订单问题投诉邮箱:002@bestofbest.top

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纬地路9号江苏生命科技园D7栋

全资子公司-南京维百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
酵母大师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图片展示

微信视频号

版权所有:南京瑞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       苏ICP备20003978号

在线咨询
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

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
400-8638520
联系电话
025-57671761
扫一扫二维码
二维码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